充氦法氦检漏操作流程
充氦法(又称负压法)是一种通过氦质谱检漏仪检测微小泄漏的高灵敏度方法,适用于卫星、高压容器等精密设备的密封性检测。其核心步骤如下104:
预处理:将被检工件放入密闭气室,通过机械泵抽真空至预设压力,确保内部空气排出。
充氦静置:向气室充入氦气并保持一定压力(通常高于大气压0.1MPa),静置30分钟以上,使氦气通过漏孔渗入工件内部。
表面处理:取出工件后用压缩空气吹扫表面,去除吸附的氦气。
泄漏检测:将工件置于连接检漏仪的真空容器中,抽真空后开启节流阀,释放内部残留氦气,检漏仪通过氦分压信号计算漏率。
第三方检验报告获取
检测机构选择:需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江苏氦检漏第三方检测中心),支持压缩空气、工业气体、高纯气体等检测,通常3-5个工作日内可出具报告1。
报告内容:
检测方法(如真空法、正压法)及依据标准(如GB/T 36176-2018、QJ 3123-2000)58。
漏率数值(单位:Pa·m³/s)及判定结果(如是否低于1×10⁻⁶ Pa·m³/s)4。
漏点位置图示(若需定位)及改进建议8。
三、漏点定位方法
吸枪法(正压法):
向工件内部充氦后,用吸枪扫描表面,仪器实时显示氦浓度变化,jingque定位漏点(距离≤3mm)48。
优点: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小型工件;缺点:需逐点排查,效率较低。
氦罩法(真空法):
用氦罩覆盖工件并充氦,通过总泄漏率判断是否存在泄漏,适用于大容器或无法逐点检测的场景810。
真空喷雾法:
在真空状态下向工件外表面喷洒氦气,通过内部检漏仪信号快速定位漏点,灵敏度高达10⁻¹² Pa·m³/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