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民众对口罩的选择,生产、转产企业采标应用和市场监管,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联合有关单位围绕日常环境中普通人群用于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传播的民用卫生口罩制定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
标准更突出口罩阻隔功能和佩戴舒适性,明确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明确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应无明显压迫感或压痛现象,并对鼻夹长度等一系列指标做了详细要求。
国家发改委微信平台日前发布消息称,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本月正式发布。
消息称,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民用卫生口罩领域标准的空白,改变了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现状,为口罩企业规范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为消费者提供了的卫生口罩购买指南。
疫情凸显民用卫生口罩标准需求
制定《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的理由是什么
“疫情期间,口罩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民用口罩企业采标乱、市场监管难、消费者无从辨别等一系列新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说。目前国家相关口罩标准中没有对儿童口罩进行专门规定,疫情期间儿童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口罩,也成为社会焦点所在。
李陵申介绍,此前,我国口罩标准主要涉及民用防护、工业防护和医用防护三大领域。
民用防护型口罩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主要适用于颗粒物防护,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复工复产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口罩,以平面型口罩为主,无法满足上述两个标准要求。
医用领域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主要适用于医疗机构,供医护人员使用的口罩。
也就是说,根据口罩使用场景及使用人群,普通群众使用的卫生(阻隔型)口罩没有合适标准。
“鉴于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紧急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李陵申说,标准立项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立即组织30余家机构,按照快速制定程序,开展了标准制定。该标准从立项到发布,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经历立项准备、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标准报批多个步骤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共同正式发布了《民用卫生口罩》标准。标准号为:T/CNTAC55—2020、T/CNITA 09104—2020。
适用于日常环境阻隔飞沫、细菌等
“《民用卫生口罩》标准适用于日常环境中用于阻隔飞沫、花粉、细菌等颗粒物的民用卫生口罩。”李陵申介绍,标准紧紧围绕口罩应具备的功能及佩戴安全性设定指标,主要包括材料安全性、佩戴安全性及必要的防护功能,尤其是对佩戴口罩的舒适性给予特别关注。
确保可靠性、实用性。该标准口罩分为成人口罩和儿童口罩,规格按照大中小三类区分,可有效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颗粒物传播,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不仅适合复工、复学佩戴,也满足疫情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防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