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水上漂浮浮标警示船只航道浮标
船坞由初的"船坑"发展演变而来,在有潮海岸,人们利用水位的涨落来升降船舶,即在涨潮时将船舶引入一个三面围以土堤的"船坑"里,落潮时船舶即坐落在预置的支墩上,用围埝封闭缺口以进行修理工作,船舶出坑时,将围埝拆去,趁涨潮时出坑。后来逐渐将土堤改为坞墙围埝改为坞门,利用水泵控制坞内水面的涨落,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干船坞。
在跨声速(见跨声速流动)或超声速(见超声速流动)气流中会有激波产生,经过激波有机械能的损失,由此引起的阻力称为波阻,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阻力。
船坞水上漂浮浮标警示船只航道浮标
作加速运动的物体会带动周围流体一起加速,产生一部分附加的阻力,通常用某个假想的附连质量与物体加速度的乘积表示。船舶在水面上航行时会产生水波,与此有关的阻力称为兴波阻力。
是一种可以移动并能浮沉的凹字形船舱。它不仅可用于修、造船舶,还可用于打捞沉船,运送深水船舶通过浅水的航道等。我国于1974年建成了艘25000吨的"黄山号"浮船坞。此船坞全长190米,高15.8米,38.5米宽,沉入水下大深度是13.2米,具有13000吨的举力。它能抬起25000~30000吨载重量的海轮进行坞修。
布置在修造船厂内,主要是用于船舶修理。船坞是造船厂中修、造船舶的工作平台,是修理和建造船舶的场所。是船厂中经人工理的用于修造船的场地设施,船舶的建造和大修就是在船坞中进行的。